正所謂“生命不息,運動不止”,一個長期運動的人和基本從不運動的人,可以說從體型、體能、心理因素等多個方面都有著非常顯著的區(qū)別。
區(qū)別一:體型與代謝
健身的人往往擁有緊致有型的身材,肌肉飽滿,身姿挺拔,體態(tài)更年輕;運動者肌肉量高,基礎代謝快,即便偶爾放縱也不易發(fā)胖;運動還能調節(jié)胰島素敏感性,降低糖尿病風險達30%以上。
不健身的人脂肪堆積會加速,可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贅肉橫生、體態(tài)臃腫的情況,容易出現含胸駝背等體態(tài)問題,看起來顯老。
區(qū)別二:體能素質
健身的人通常具有較強的心肺功能、耐力和力量,長期有氧運動(如快走、游泳)能提升肺活量,降低冠心病、慢阻肺風險。
不健身的人心肺功能可能逐漸退化,稍動即喘,運動能力會明顯削弱,免疫力也會更弱,慢性病風險倍增。
區(qū)別三:年齡效果
健身是最好的保養(yǎng)品,運動能延緩肌肉流失(人體衰老從肌肉開始),皮膚因循環(huán)改善更緊致,身體衰老速度更慢,視覺年齡可年輕5-10歲。
不健身的人身體更容易衰老,出現各種與年齡相關的健康問題。
區(qū)別四:精神狀態(tài)
運動促進多巴胺與內啡肽分泌,緩解壓力、減少焦慮、改善抑郁,使人心態(tài)積極樂觀,提升專注力與抗壓能力。研究發(fā)現,規(guī)律運動者認知衰退速度比久坐人群慢40%。
不健身的人可能更容易陷入消極情緒的漩渦,精神狀態(tài)不佳。
區(qū)別五:心肺功能
運動鍛煉能增強呼吸肌力量,讓肺部更有彈性,心臟泵血也更有力。長期有氧運動能提升肺活量,降低冠心病、慢阻肺風險。
不健身的人由于缺乏鍛煉,心肺功能逐年衰退,稍動即喘,慢性病風險倍增。
寒風裹挾著初春的暖意,你是否還在端詳著腰間的“年貨庫存”,糾結到底要不要開始健身?從現在開始,開啟鍛煉計劃吧!
第一周:喚醒身體
有氧:每天快走/慢跑30分鐘(心率達最大60%)
力量:深蹲(10次×3組)、平板支撐(30秒×3組)
Tips:運動前后動態(tài)拉伸,避免肌肉酸痛。
第二周:強化耐力
有氧:間歇訓練(快走2分鐘+慢跑1分鐘,循環(huán)6組)
力量:弓步蹲(左右各10次×3組)、俯臥撐(跪姿,10次×3組)
飲食:增加蛋白質攝入(如雞蛋、魚肉),減少精制碳水11。
第三周:塑形燃脂
有氧:跳繩(10分鐘×3組)或游泳40分鐘
力量:啞鈴推舉(12次×3組)、臀橋(15次×3組)
恢復:保證7小時睡眠,促進肌肉修復11。
第四周:鞏固習慣
有氧:嘗試新項目(舞蹈課、騎行等),保持趣味性
力量:全身循環(huán)訓練(深蹲+俯臥撐+仰臥起坐,各15次×3組)
心理:記錄每日運動感受,建立正向反饋。